3月30日,绿协在京召开2025中国绿色经济年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设置“零碳园区”“零碳工厂”“AI赋能绿色低碳”“沙戈荒绿色能源”“固废综合治理行动”“碳足迹与碳标识”等前沿议题,作为诠释大会主题“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绿色经济创新与重塑”的重要内容。
四川金象化工集团总裁唐印作为“绿色工厂”到“零碳工厂”的变革与创新议题的代表,作金象化工零碳工厂建设和循环经济实践报告。
唐印介绍称,金象化工集团作为工信部三聚氰胺产品的单项冠军企业、第一批国家级的绿色工厂,是发改委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目前,金象化工已经通过技术革新打破传统生产边界,依托数改智转型,构建了从传统碳排放核算到“碳基因”图谱的精准管理体系,实现了全流程碳流监控。
唐印表示,2024年,集团完成三聚氰胺产品碳足迹认证(ISO 14067),碳足迹4.75kgCO₂e/kg(欧盟标准为5-6kgCO₂e/kg),助力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公司2024年三聚氰胺出口量占全国16.2%。目前,集团正在全方位打造零碳产业链。“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硝酸、硝铵、尿素、三聚氰胺、硝基复合肥、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全过程协同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2024年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碳排放当量210万吨CO2e,相比行业独立单元产品,该循环经济路径的碳减排低55%。未来与电池、航煤产业链进一步融合后碳减排量将进一步降低至独立产品行业的28%。
唐印表示,金象化工目前做了一项很重要的成果,与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共同建立CO2/合成气加氢制芳烃和绿色航煤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通过金属氧化物与择形分子筛耦合催化体系,实现了CO2加氢一步制航煤80%wt超高选择性,千吨级中试平台正在建设中。
唐印呼吁行业共同行动。各产业共同参与推动零碳工厂国家标准制定,避免“低碳标签”泛化,并联合上下游成立“碳中和产业链联盟”,技术共研,推广低碳工艺,为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提供技术保障。另外,行业企业要联合开展市场共拓,推动零碳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探索CCER资产证券化,以金融创新反哺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