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提倡低碳环保,从今年年初开始,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实行机关人员外出办事3公里内骑自行车的规定。
骑自行车办事既不受堵车之苦,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倡导了绿色环保,如此便捷、费用低廉的公务出行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无疑,成都金牛区教育局规定3公里以内须骑车出行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自行车已被日渐淘汰。人们出门办公事,即使一公里的距离也要叫辆车前去。于是,大量排放废气的机动车让城市拥挤不堪。而我国公务车目前约有350万辆,每年用在公务车上的开支极其庞大,如果各地机关单位短距离公务出行都来提倡使用环保、节能的自行“两轮公车”,不仅可以节约出不少公共财政,而且干部走出轿车,骑着自行车办公务,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因此,3公里以内骑车出行,无论是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要求出发,还是从节约公车消费的视角出发,都应该肯定自行车这种最平民化、最环保的出行方式。机关工作人员骑自行车办事,也是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自觉参与环保行动,传播低碳环保、绿色和谐的公益理念。
目前,不少国家都在“汽车王国”中致力于自行车交通规划,如土耳其西部的海滨小城雅洛瓦市采取的是“免费公共自行车”方式;而巴黎“自由自行车”计划实施一个月,一万辆公共自行车已被借用了120万次。
无论是从应对目前各地的交通困局考虑,还是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着力,各级政府都要重视自行车出行在公共交通中的意义,使骑自行车出行者有路可行、有章可循。同时,为了使骑自行车者出行方便,政府还应投资建立自行车免费停放场,并在公共场所设立自行车存放架,并由政府聘用专人免费看管,以“政府埋单,百姓受益”来解除骑自行车出行者的后顾之忧。
倡导骑车出行离不开公职人员的示范,这就需要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以公心为重,以民生为大,丢掉面子、放下架子,在工作、生活中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以促进公车改革。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机关工作人员骑单车蔚然成风之后,掀起“蝴蝶效应”,让骑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节能,且强身健体的出行方式,回归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作者: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