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绿色焦点 > 正文内容
中国多地推行“赏罚”机制治霾
绿色焦点
IGEA编辑01
2016-04-07
993 浏览
  饱受雾霾之痛的中国多地相继推出明码标价的“赏罚”机制,以期解民众“心肺之患”。
  一度被调侃有“约谈蓝”“阅兵蓝”和“上合蓝”的河南郑州,本月初由官方推出“赏罚”机制治霾。而在上月底,环境资源审判庭亦在河南挂牌成立,该省接连祭出“杀手锏”,向雾霾等生态问题“宣战”。
  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曾在全国大气环境质量中排名倒数,由此被国家环保部约谈。面对越来越少的蓝天白云,郑州官方“动真格”了。
  郑州市政府4月1日公布的“赏罚”机制显示,在目标浓度值基础上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给予50万元人民币(下同)财政奖励;每升高1微克/立方米,则要被处以财政扣款50万元。
  按照目标,郑州2016年PM10、PM2.5年均浓度将分别控制在115微克/立方米和79微克/立方米范围。
  事实上,早在2014年山东就已经尝试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1微克/立方米污染物的价码是20万元,到了2016年,山东官方将这一数字增至40万元,弄虚作假者则被顶额罚款和行政拘留。
  赏罚见真效。数据显示,2014年山东全省PM2.5、PM10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6.3%和11.3%。
  除山东外,湖北省、河北部分城市等多地也在积极尝试推进“赏罚”机制治霾。有环保人士认为,在治污上奖励先进、惩罚落后,一方面可以合理分配治污资金,一方面可倒逼治污不力的地方政府改革。
  毋庸讳言,中国多地治霾推行“赏罚”机制是利民之举,成效如何尚待进一步观察。(完)
 
13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