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协会要闻 > 正文内容
邹国忠、赵一峰:中国水产迎来绿色发展新机遇
协会要闻
IGEA
2020-03-16
1468 浏览


    疫情之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水产品?如何切实保障水产品安全?如何提振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疫情倒逼之下,中国水产行业必须实现绿色转型。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全球对鱼类需求的日益增长,水产养殖将成为最赚钱的行业。未来十年,全球鱼类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水产品主要消费市场居民收入的增长、全球人口增长、耕地限制以及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是驱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虽然疫情带来的物流滞后等因素对水产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水产品消费市场将持续向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路径

    

    “既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又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这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使中国早日由水产养殖业大国向水产养殖业强国转变的美好愿景。为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投入品管理。强化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的监管,加强水产养殖用药的指导,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和违法用药及其他投入品的行为。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职责,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大产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的力度,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保证水产品安全。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优化水产养殖用疫苗审批流程,加快疫苗推广和应用。

    

    围绕以上三点,水产养殖投入品中,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有益活菌制剂,可用于水体微生态环境调控,净化水质,能产生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也可用于调整或维持水产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目的。微生态制剂有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特性,可替代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水产微生态制剂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力,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因此可以将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结合,研发草本微生态制剂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抗生素、消毒剂、化学药物的依赖和使用。这完全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制定的《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了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要继续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同时,《要点》也提出了“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积极发展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和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等中国水产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疫情带来养殖目录新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能来源于市场内销售的野生动物,认为销售和食用野生动物是造成此次疫情的原因。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第二条指出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农业农村部根据《决定》提出了六项具体的落实措施,其中包括指明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按照渔业法的规定进行管理。但对于龟、鳖、蛙等养殖两栖爬行动物是否禁食的问题,一直牵动着两栖爬行动物养殖从业人员的心。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渔发[2020]3号”文件,明确了中华鳖、乌龟、牛蛙、美国青蛙等两栖爬行类动物,按照水生动物管理。而作为最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在农村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黑斑蛙、棘胸蛙等蛙类养殖品种,可能是由于管辖权等原因并没有在上述文件中列出,相关蛙类从业人员对产业与生活前景十分茫然。蛙类作为特色水产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科研、经济、营养及药用价值,我们一方面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尽快细化蛙类养殖产业的管理措施,同时也要做好今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养殖品种可能会趋于减少的思想准备。

    

    水产行业的“互联网东风”

    

    建立水产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水产苗种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水产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建立水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推进“互联网+水产食品”监管。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产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进实施智慧监管,提升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这些都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水产养殖业必须重视的工作。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医学的诊疗逻辑:首先要确诊,然后再对症施药,并在确诊病原的基础上寻找临床药物、研发疫苗或新药。面对病情,只有确诊,才能精准治疗,降低医疗成本。在面对越来越多变的养殖环境和越来越复杂的水产病害,精准的现场病害诊断也非常重要。因此“现场诊断-实验室分析-专业诊断-对症治疗”的现代水产服务模式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疫情之下,“非接触经济”得以急速升温,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困难和限制历来是创新的催化剂。此次疫情造成水产品流通受阻、产品滞销,让水产行业在遭受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催生出全新的行业发展趋势。疫情期间,全国多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采购与销售渠道,切实解决水产品的买难、卖难问题。同时,行业内部分领军企业积极“试水”线上销售,发动各大媒体、各种媒介帮助销售水产品,举全产业链深度布局之力,为水产行业“带货”。我们水产行业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尝试和应用新媒体、新科技通路与消费者沟通交流,建立起便捷、简单、友好的链接。充分利用社交电商、短视频流量和网络直播等人们喜欢的传播方式,集合前沿的创意,把产品与艺术、文化及科技相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是5G的元年,5G的来临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让非接触经济得以“万物互联”,水产行业也可以乘着这股东风大有作为。中国水产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绿色的春天。


15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