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绿色焦点 > 正文内容
构筑三江源绿色长城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系列述评
绿色焦点
新华网
2015-11-12
883 浏览
    驱车进入三江源地区,望不见尽头的路,连着天边的草原,总会产生一些视觉疲劳。然而,当你走进草原深处的高山峡谷之中,眼前必定会出现成片的森林或灌木丛,正是这些深藏于山谷中的天然林里涵养的水源,源源不断地汇入大江大河。
    森林是三江源地区复杂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维持三江源地区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南部,就有一片总面积达10万公顷的天然林地,这里气候湿润、林木茂盛,纵横交错的十几条沟壑里涓流不息。这里生长着400多种森林植物,密林深处则是几十种高原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
    这就是我省境内长江流域大渡河源头最大的绿色宝库——玛柯河林区。
    玛柯河林区因玛可河而得名,奔腾不息的玛柯河每年向长江流域输送16.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占长江源头总径流量的9.3%。
    桑旦是玛柯河林区的护林员,也是班玛县江日堂乡的牧民。望着眼前茂密的森林和脚下清澈的玛柯河,桑旦感慨万分地对记者说:“天保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实施以后,政府给林区群众发放了补贴,还发工资让我们当护林员,森林得到了保护,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国家对三江源森林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空前提高,三江源地区的坎布拉、麦秀、癿扎、娘拉、玛柯河、多可河等成片的天然林地里,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都在不断增加。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测定,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同时,森林有极强的涵养水源功能,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场雨水过后,一部分水被树冠截留,大部分则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研究结果表明,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此外,森林还有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风的去路,降低风速,发达的根系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地表土壤则基本得以保留。
    在三江源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零星分布着几十块面积不等的天然林地,这些顽强生长在高寒地带的乔木和灌木以其强大的生态功能,涵养水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1998年以后,我省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工程和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其中三江源工程规划确定的封山育林任务452.04万亩,总投资为3.16亿元 一场保护森林、构筑三江源绿色长城的行动全面打响。
    于是,包括玛可河林区在内的所有林区工作重心全面转向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玛可河林业局也从此脱离重点森工企业轨道,转为以生态保护为主、从事国有林管理的事业单位,完成了从国有林采伐局到国有林管理局的历史性嬗变。过去的林场、工区变成森林管护所、站,林业职工由“伐木人”变成了“护林人”;生活在林区的广大群众也响应号召、顾全大局,积极投身到林区的保护与建设中,成为保护与建设绿色长城的中坚力量。
    善待自然,大地母亲终有回报。据2010年的统计,与2005年相比,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净增加15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2317平方公里;林木生物数量增加,有林地蓄积量年均增长1.37%。
    与之同步的是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长江、黄河、澜沧江平均径流量增加22.8%;主要湖泊净增加面积245平方公里,其中鄂陵湖水面增加56.46平方公里,扎陵湖水面增加31.78平方公里,其余湖泊面积增幅均在5.29-23.73平方公里之间。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湿地生态特征和湿地功能整合性明显增强,长江、澜沧江出境水质持续良好。
    回眸过去,三江源地区封山育林工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看到,新近批复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中,三江源保护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对植被覆盖率及水质的标准更高。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原人民渴望和珍爱的绿色将会更加浓密,流出高原的江河水也会更加丰富、更加清澈。

14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