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协会要闻 > 正文内容
“电动车辆电能回收装置和蓄电池延寿及修复技术”项目绿色智库高级专家咨询会
协会要闻
IGEA
2016-12-14
1533 浏览
    2016年12月10日下午由绿色经济协会(全称:北京市朝阳区绿色经济协会)组织的“海赛普电动车辆电能回收装置和蓄电池延寿及修复技术”项目绿色智库高级专家咨询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该项目由海赛普新能源高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买断日本技术,在中国设立的中日合资公司全权拥有,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电动车辆电能回收及蓄电池寿命延长和蓄电池修复装置技术的研发及产品生产和销售。
    会议由绿色经济协会组织并邀请了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家科技部863专家组组长马俊如以及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科技部863计划电动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办公厅相关领导与专家和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沈一扬等业界专家现场听取项目方负责人介绍及咨询诉求,针对该项目的发展分别给出不同侧面的意见及建议。
    领导专家们在听取了项目方“海赛普新能源高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媛华女士和公司总经理/技术发明人佐佐木志盛先生对公司及项目的整体介绍后,业界专家首先从几十年的从业和研究经验方面对公司的三项技术装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重点从管理和研究的角度针对当下市场存量和需求方面充分佐证了该技术的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企业在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整体过程中对于产品性能测试、标准化建立、用户群体分析、市场用户反馈、升级再研发、应用端的差异化需求、技术及市场的核心竞争规避等方面的商业模式设计要点。
    另外管理部门指出从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管理方面,蓄电池的修复与生命延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对消费者利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同时指出企业如何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向发展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特别是讲到目前几部委正在修订编制在循环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方案,中便有新能源动力电池方面的管理,该产品在市场应用能大大减少电池拆卸、回收及专业运输管理方面的繁琐问题,这将对改革方案的编制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家科技部863专家组组长马俊如从延长寿命就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公司的定位和技术方向,同时提出了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用户满意度,就没有市场价值,因此建议企业在明确技术成熟的前提下,一定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用户,收集、提炼和总结用户反馈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对技术进行研发再升级,这是技术产业化应用和获得政策支持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绿色经济协会邓继海会长从作为该项目绿色智库高级专家咨询会的组织单位角度出发,就协会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优越的资源对于该公司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和长足发展是能够在商业模式设计、市场推广、标准建立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的,也十分愿意为这项能够产生用户经济效益、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贡献并符合政策指导方向的技术组合力量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代表组织方对与会的领导与专家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并希望能够获得大家对该项目的长期关注和大力支持。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部长在会议最后的总结中首先讲到我国业界专家20多年前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成熟性,海赛普公司能将这一技术产业化并市场化是值得鼓励和欣慰的,同时再次强调产业化发展对用户研究和精确服务的重要性,另外提出企业要从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减少方算大账以及针对用户的成本效益算小账,这将有利于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效益的双丰收,同时着重提出在商业模式设计方面必须全面考虑用户族群的差异化和减少业内竞争的恶性化,在此前提下务必紧跟政策指导并获得政策扶持。
    海赛普新能源高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媛华、总经理佐佐木志盛、项目总监朱家勤、研发中心主任樫村明夫、研发工程师高桥秀治、海外市场主管关根敏视等出席会议并聆听了各位领导与专家的真知灼见。

 
35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