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绿色焦点 > 正文内容
全球经济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绿色焦点
IGEA
2015-11-12
1232 浏览
    各位朋友,我们每年一次都有一个主题,今天的主题就是绿色的变革和转型。我觉得,十二五实际上一言以蔽之,整个十二五精神就是一个字,就是“转”。包括五个方面,转变,转型,转轨,转制,转折。

    转变什么呢?转变发展的模式,转变发展的思维方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转型,从我们原来靠吃生态老本,靠环境开发的老本转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类型。

    转制什么呢?就是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向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上。

    转轨,原来从政府主导型转变到政府服务型的过程。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就是第五个“转”,转折。最近这一个阶段,我们国家有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就是说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转折,就是要把保障民生变成国家发展战略,变成国家发展目标。这一段是应该引起各个方面的特别注意。

    我们这九十年来,前三十年,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个时候中国走了一个路子。接下来,当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的时候,我们又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十年。而“十二五规划”,从五中全会开始来讲,保障民生就变成国家发展战略,变成国家的战略目标,就进入了保障民生为主要的三十年。而我们今天就处在新的三十年当中。

    这可不是一个小的变化,三个方向都是完全不同的政策,所以我们要坚持发展完善我们各项政策。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十二五规划”各项政策,包括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政策。五中全会提出,保障民生现在变成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发展目标。而在九十周年党的成立纪念会上,总书记把人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拜人民为师,整个报告用了136次人民的字头。解决每104个字以后就用一个“人民”。整体总结了,革命战争以人民为主,我们改革开放靠的人民,我们今天十二五,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保障民生为主要。十二五当中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十二五当中,有24个考核指标,其中12个是约束性的,12个是预见性的,比十一五增加了6个。而这一次的24个指标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保障民生目标,占了很大的比重,引起很大的关注。说明以GDP为主转到保障民生了。

    第二个表现,我们在国务院,解主任也讲了,国务院18个重点规划,包括五个方面。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深化改革,保障民生。保障民生作为18个重点规划当中很重要的方面。其他的即使不叫保障民生,含义其实也是保证民生。

    最近关于社保方面,我们有三个,一个就是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前面两个覆盖性很大,养老保还是比较小。就是这两天出台了金保工程,就是发社保卡,原来是1.35亿张,这五年当中保障民生要发8亿张社保卡。在中国和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第四,对于财政政策来讲,我们十二五提出来,要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当中的比重。现在我们居民的比重比较低,就是三十几,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八十几。我们大多数被财政政策取代了,而居民不重要。前三年GDP总量增长67倍,人均增长只是增加了18倍,就说明我们将来保障民生要做很大的改革。

    第二个指出,以财政收入,把劳动者收入提高比重,将资本收入增长率降低。克服现在存在的垄断的收入,大于竞争行业的收入。城市的收入大于农村的收入,非法的收入大于合法的收入,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存在的不合理的各方面的收入。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也要改,也要按照保障民生的制度,结构性的减税。我们现在的税率是亚洲第一,全世界第二,税负比较大,而且费还比较厉害。全世界12万公里的收费高速公路,我们占8万,3/4都在我们国家。比如说我们开车的油,上网的费,打电话的费,外国打进来和我们打过去差10倍,所以我们的费也比较多,负担就是比较重,要进行改。不是一天两天,五年也不成,要慢慢的转变。就说明等“十二五规划”正式落实过程中,要把保障民生落实落实到各个政策中。

    第六,经济结构三驾马车的比重,我们现在比重比较多的是投资和出口,消费还没有真正达到,没有消费,将来内需提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提出把保障民生,民生的问题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于三驾马车的结构,势必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再有,保障民生为主的,不是以GDP为主。那么政府职能会发生转变,政府职能就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要职能,而是以公共领域的福利,公共领域的服务,变成服务型的政府。这不是简单的问题,包括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现在很多了,算了一下,在秦朝、汉朝的,官民1:8000,唐朝的时候,大概是1:3900,一个官,在武则天的时候,可以管3900多个人,到明朝的时候1:2000,清朝就是1:1000,1949年一个官管130个人,现在一个官管28个人。有个别的地方,我们一个官管9个人。也就是9个人得供养一个公务员,比重在全世界角度来说比较高,要精兵简政,更重要的是要转政府的职能。

    把政府主导的变成市场主导,怎么研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政府假如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有这样的特征。

    第一,关注的是生产性的投资。次要关心的是福利性的投资。

    第二,关心的是财政收入,次要的才是国民收入的增长。

    政府假设是主导型的,关心的就是国有企业的,共和国长子的利益。而对于其他的所有制方面,虽然出了很多文件,但是是以剥离门,是不能够落实的。

    再一方面,政府假如是市场主导,就失去了公平的位置。而变成有偏袒的。

    这个是我们以保障民生为主的,假如说这个政策在以后党和政府的政策当中,不会体现出来。保障民生是我们下面三十年主要的方法。所以我们要为了绿色的变革,绿色的转型,都要符合“十二五规划”精神。

    解主任讲了,很多方面,包括怎么转?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意气侯变化,发展低碳技术,依靠科技调整各方面的比例。以至于绿色的生活消费。更主要的是节能减排。这个想法应该广为宣传,中国只有把节能减排扎实的做好,其他方面就比较好讲了。

    我们对领导提了一个建议,我们少提各种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老百姓都有点糊涂了。我们建议,就保障循环经济,因为循环经济有法了,是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主要抓头,我们把节能减排大力做起来,主要就是造舆论,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国家绿色转轨和转型的重点一点。就需要动员,需要大家凝聚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三十年代,胡耀邦同志在延安的时候,学习马列主义,有问题问了毛主席,就问了几个问题,什么叫军事?毛主席说,你说说看,胡耀邦同志就讲,就按照苏共党史讲了一套,毛主席说没有那么复杂,我看军事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毛主席生动的表达了。最重要的胡耀邦同志问毛主席,什么叫政治?他也讲了经济基础的关系。而毛主席说,我看政治,就是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这就是政治。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唤起大家各个部门、各个阶层领导同志,都来关心节能减排,都来关心十二五的主要精神。就是要落实到保障民生路上,使我们的天、空气、水都有很大的转变。

    解振华主任是绿色发展的领军人物,上管天,下管地,当中管空气,基本上都一个人管了,我们这个方面做好,就不错了。有好的呼吸,医疗改革也好做多了,当中管空气,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我们的水的问题,大家转变学习党的政策,保障民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目标和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落实到各个政策的结构当中。坚持完善发展,我们中国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在世界绿色的变革和改革当中,我们会走的先一步,谢谢!
18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