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产业政策 > 正文内容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技术方案的通知
产业政策
IGEA编辑01
2015-12-28
1271 浏览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机局,合肥市畜牧水产局、阜阳市畜牧兽医局,委属有关单位:
  2014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1%。在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我委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进行了完善,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技术方案,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省农委农村能源办公室联系电话:0551-62666762,传真:0551-62671640。电子信箱:ahnnb@126.com <mailto:ahnnb@126.com>。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5年3月11日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一、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一)技术方案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将收获后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再根据下茬作物种植的要求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埋茬,然后进行播种;或应用免耕播种机在未耕地上直接进行贴茬播种,秸秆覆盖地表。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一定量氮肥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要配套实施适度镇压措施,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要在水稻栽插前使田水自然落干,以利于有害气体排放。
  (二)工艺路线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工艺及装备不仅与农作物种类有关,而且与种植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我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按种植制度可分为麦玉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麦稻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稻油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3种类型(路线图详见附件)。
  (三)技术要点
  1.麦玉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小麦机械化秸秆切碎覆盖还田
  ①使用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割茬高度不高于15厘米。
  ②使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粉碎秸秆,或使用轮式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小麦秸秆粉(切)碎长度不高于10厘米,铺撒均匀。
  ③使用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免耕播种机,贴茬免耕播玉米,或使用经改装的旋耕施肥播种机带状旋耕播种玉米,播深2.5-4.5厘米,种肥施于种子侧下方3-5厘米,覆土镇压严实。种籽破碎率不大于0.5%,单双粒率不小于70%;株距差值不大于穴距的10%;空穴率小于0.5%;田间无漏播,地头无重播。
  ④玉米免耕播种后使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以防草害。
  (2)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
  ①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并粉碎玉米秸秆。采用人工摘穗的,在摘穗后趁秸秆青绿(最适宜含水量30%以上)时,及时使用拖拉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切碎秸秆。切碎后秸秆长度不大于l0厘米;茬不高于8厘米,防止漏切。
  ②秸秆切碎后进行补施氮肥,按照每100公斤秸秆增加1公斤纯氮的比例增施氮肥,将增施的氮肥均匀撒于秸秆粉碎后的田间。
  ③用重耙或旋耕机作业一遍,在切碎根茬的同时将碎秸秆、化肥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合。
  ④灭茬后使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铧式犁深耕翻埋秸秆,耕深不小于20厘米,也可使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旋耕,使秸秆与土层混合,耕后耙透、镇实、整平。通过耕翻、压盖,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为播种创造条件。
  ⑤铧式犁深耕翻埋秸秆并耙透、镇实、整平后,用带圆盘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小于5厘米;旋耕埋茬后可使用旋耕施肥播种机播种。播种后要镇压紧实。
  ⑥种籽破碎率不大于0.5%。田间无漏播、地头无重播、断条率不大于5%。
  2.麦稻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小麦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
  ①使用带秸秆切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面。
  ②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切碎后的长度小于10厘米,割茬高度以不影响耕整地质量为宜,一般低于15厘米。
  ③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公斤,选择铵态氮或尿素为好,并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在机具作业前,均匀撒施在秸秆残体上,并根据基蘖:穗肥比为7:3施用基肥。
  ④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应先上水泡田24小时以上,软化土壤和秸秆,以利作业,上水深度以3-5厘米为宜;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并实施平整作业。
  ⑤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以Ⅱ档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
  ⑥耕深控制在16-20厘米,连续2年以上旋耕地块要适当加深。
  ⑦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一般作业两遍,第一遍宜慢,第二遍速度可稍快。两遍作业应纵横向交叉进行。
  ⑧水稻移栽活棵后,及早排水露田通气增氧,排除毒素,促根促蘖。
  ⑨作业质量,耕深稳定系数≥85%;碎土系数≥92%;埋草覆盖率≥95%。水整后大田地表应平整,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
  (2)水稻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
  ①水稻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的机具要求、农艺要求、作业质量与小麦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技术要点相同。
  ②水稻秸秆还田后,宜使用带圆盘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实施镇压,提高土壤紧实度,防止因秸秆还田使土层架空造成失墒。
  3.稻油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油菜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
  ①在油菜联合收获作业时,同时完成秸秆切碎、均匀抛撒。
  ②秸秆切碎、均匀抛撒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秸秆还田作业。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应先上水泡田24小时以上,软化土壤和秸秆,以利作业;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并实施平整作业。
  ③油菜联合收获作业时,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以Ⅱ档为宜,匀速作业。
  ④耕深控制应≥15厘米,连续2年以上旋耕地块宜适当加深。
  ⑤秸秆还田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
  ⑥土壤适当沉实,于水稻移栽前保持薄层水,以利于机插。
  ⑦进行秸秆还田作业前,田块增施基氮肥,每亩增施5公斤尿素或15公斤碳铵,调节碳氮比,促进腐烂。
  ⑧实施油菜秸秆还田作业后至水稻移栽前,田面保持一定水层浸泡秸秆4-10天(季节允许可适当延长),使田面水层自然落干或保持1-2厘米水层,利于有害气体释放。
  ⑨水稻移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薄水灌溉,适当晾田,促进扎根立苗。
  (2)水稻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
  水稻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与麦稻两熟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相同。
  (四)技术支撑单位
  省农机局牵头,委发展计划处、种植业局配合。
  二、饲料化利用
  (一)技术方案
  秸秆饲料主要采用青贮、氨化及微贮等三种方式制成。
  1.青贮,是将新鲜的秸秆铡碎装入青贮窖或其它青贮容器中,通过封埋措施,造成一种相对无氧状态,利用微生物(主要是草料自带的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使青贮料的PH值降至4.0左右,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的一种加工调制方法。
  2.氨化,是将秸秆密封好通入氨和氨水,或者将秸秆铡碎后与一定量的尿素溶液混合堆垛,密封制作饲料的方法。
  3.微生物发酵法(简称微贮),是将多种有益菌株复合制成一种多菌株复合体,然后将其接种于铡碎的秸秆中,依靠微生物本身的作用,分解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改善秸秆饲料的柔软性、适口性的制作方法。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路线(路线图详见附件)。
  (二)技术支撑单位
  省畜牧兽医局。
  三、基料化利用
  (一)技术要点
  我省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丰富,利用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种植多种食用菌。近年我省自主研发、重点推广、能够充分消耗作物秸秆的食用菌新品种--幸福菇(又称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1.幸福菇主要特点
  幸福菇呈葡萄酒红色,菇体清香味鲜,盖滑柄脆,口感好,有韧性,满口余香,内含有抗癌活性物质,有助于人体健康。该菇抗性强,适应性广,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栽培技术容易掌握,不需灭菌,不需装袋,可充分利用麦秸、油菜杆、稻草、玉米秸等秸秆生产,种植1亩幸福菇可消耗5000公斤左右秸秆原料(约10-15亩秸秆量),亩成本3000元,纯收益超过万元。目前,在我省合肥、淮南、阜阳、宿州等地示范种植。
  2.种植季节安排
  该菇以自然气温为主,人为设施调节为辅,在我省南北皆可栽培。当气温稳定在28℃以下就可制种,旬均温度稳定在16-27℃时就可播种栽培。沿淮、淮北地区,春季栽培以3-4月播种,4-6月出菇;秋季栽培以7月底至8月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至10月出菇。沿江、江南地区,春季栽培3月底至4月中旬播种,4月底至5月中旬出菇;秋季栽培为7月底至8月下旬播种,8月底至9月中旬出菇。
  3.对环境条件要求
  该菇生长需要湿度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高于多数菇类。在发菌阶段,空气湿度为70%左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湿度要求在85-95%左右。属中温型菇类,生长温度范围为5-36℃,最适温度为23-27℃,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缓慢。该菇菌丝生长可以不需要光照,但要有散射光,对空气要求较严,当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菌丝要求pH值4.5-9的生长环境,其中以pH值5-7为最适。该菇不经覆土也能出菇,但经覆土才能正常出菇和创高产。
  4.原料及场地选择
  几乎所有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秸、玉米秸、稻草、木屑、花生藤(壳)、油菜籽(壳渣)等均可作培养料。对培养料要求主要是新鲜,颜色、气味正常,无霉变现象。可采用露地大田、树林下、玉米地、房前屋后等多种方式栽培。
  5.栽培技术要点
  ①栽培处理。将农作物秸秆先浸水,使之充分吸水,以达到软化和降低pH值。稻草浸泡24-36小时,麦秸、玉米秸、豆秸等需浸泡48小时。原料浸湿后沥干,使培养料含水量在70-75%。
  ②铺料播种。播种时,把栽培畦墒整理成高30厘米,宽1.3米,长度不限的龟背形,畦墒与畦墒之间留40厘米操作道,土壤干燥应先喷水湿润后再铺料。第一层料厚8-10厘米,播入50%菌种,一共三层草三层菌种,每平方米用干料10公斤左右,料层总厚20-25厘米。播完后压实,料面先盖上3厘米厚腐殖土保湿。刚播种下雨时需要盖上薄膜,以防料太湿影响菌丝生长。
  ③发菌处理。播种后,3-5天菌丝开始生长,此期内要重点管理好温度和水份,防止料温过高,控制料温在20-30℃。当料温高于30℃,应及时揭膜通风,在料面覆盖物上喷冷水降温。当料面局部发白变干,应通过喷水增湿,即喷小水,使菇床四周及侧面多接触水分,畦床沟内不得有积水存留。当菌丝形成尖端扭结菌蕾时,加大水份,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土层水份含水量掌握55-65%,喷水时应根据出菇量,菇多多喷,促进子实体生长。
  ④出菇管理。除了保持覆盖物和覆土层湿润状态,晴天应勤喷水,喷细水,使泥土保持较高的湿度,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幼小菇蕾到成菇,一般需5-10天。
  ⑤采收加工。成熟的幸福菇,菇体外层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采收,采摘时不宜用手直接拔出,应慢慢摘除,除去带土菇脚即可上市鲜销或供加工。出菇后一般可采4-5茬,每茬间隔5天左右。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残菇残渣。
  (二)技术支撑单位
  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四、秸秆制气集中供气工程
  (一)示范点的选址应满足以下条件
  1.秸秆资源充足。工程申报单位必须对当地秸秆资源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可获得性通过全面评估,保证秸秆原料充足。
  2.必须落实拟建工程的建站场址距集中供气用户区域适中,场地不少于15亩,使用年限不少于20年。
  3.拟建工程所在的乡村应具备集中供气的管理、运营条件。
  4.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优先,且在拟建沼气站半径3公里范围内能集中500户以上用户。
  5.拟建工程所在地领导重视,公众参与意识强,有较高的积极性。
  (二)技术方案
  1.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装置宜采用中高温发酵的CSTR工艺,实现高浓度发酵、高产气率和一年四季全气候供气。目前,国内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生产技术可达到每1吨干秸秆或3-4吨鲜秸秆生产500立方米沼气的水平,发酵装置产气率可达每天每立方米产沼气1立方米以上。每处建设规模为1000立方米发酵罐、400立方米贮气装置、配备沼气加温锅炉及一台备用30千瓦沼气发电机、供农户输气管网以及秸秆加工堆料场等;可实现供应500户以上农户同时用气。该项工程主要技术路线是:每天将一定量经粉碎处理后的秸秆与水和回流的沼液充分搅拌混合,经进料泵注入发酵罐,在35℃左右温度下进行发酵产气,沼气经净化贮存,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用户用于炊事等。每天多余沼气可用于自备的沼气发电机和热水锅炉使用。(路线图详见附件)
  2.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项目
  秸秆气化项目由芜湖市恒久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质连续热解工艺,该技术利用每吨干秸秆可生产300立方米燃气(每立方米燃气热值可达3500千卡左右)、产生240公斤粗木醋液、300公斤的生物碳。该秸秆气化项目于2013年9月13日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技术鉴定,属于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路线为:各种秸秆或生物质通过干馏热裂解气化装置和净化系统,产出高品位优质生物质燃气,并通过管道输送,为农户提供炊事生活能源和部分农业生产用气。产出的木醋液可做化工原料;秸秆炭还田,可提高土壤储碳能力。(路线图详见附件)
  3.皖北地区非养殖户户用沼气池秸秆沼气技术改造
  户用沼气池秸秆沼气技术改造主要是将原有使用畜禽粪便发酵原料的沼气池改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其技术路线是:秸秆预处理→装入沼气池→加入菌种及人畜粪便污水或尿素→启动产气→净化脱硫→供农户使用。
  皖北地区非养殖户秸秆沼气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要依托现有的乡村沼气服务体系和沼气技工,给予配备必要的秸秆处理机械设备和工具等。实行目标责任制,让服务网点和其服务范围内的户用沼气池用户签订合同,完成秸秆沼气技术改造任务,做好管理工作,使其能持久使用。
  (三)技术支撑单位
  省农村能源总站牵头,省农委农村能源办公室配合。
  五、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和炉具推广
  (一)技术方案
  将粉碎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压制成颗粒状或者棒(块)状固体成型燃料,成型后的燃料比重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热值可达3000-4500千卡/公斤,具有环保、易燃、灰分少、热值高等特点,可替代木柴、原煤等燃料,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生产锅炉、生物质发电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应用技术路线见附件)
  每处小型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每年要生产2000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主要设备、设施包括:购置1套每小时产量达1吨的中密度秸秆固化(颗粒)成型机械(必须符合《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型设备技术条件》(NY/T1882-2010),并通过省级以上质检部门检测合格,已批量生产的产品),1台秸秆粉碎机,1台秸秆捡拾打捆机,1套干燥设备或自然干燥晒场;建设必须的产品仓库、生产厂房(棚)和堆储料场等。生产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必须符合《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1878-2010)相关要求。
  秸秆户用炉具要求购置高效节能,清洁环保(无焦油或者低焦油)的适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成品炉具,产品必须通过省级以上质检或鉴定的已大批量生产的成熟产品。
  (二)技术支撑单位
  省农村能源总站牵头,省农委农村能源办公室配合。
  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
  (一)技术要点
  1.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采用加装带有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械收获小麦,留茬高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麦秸粉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麦秸抛撒均匀,杜绝堆积,方便后续免耕播种机顺畅作业,减轻秸秆覆盖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实现一播全苗。实施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禁止焚烧。
  2.玉米免耕播种。选用大型专用玉米免耕直播机械,在板茬上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标准化、规范操作,统一行株距,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沿淮江淮地区做畦种植,畦宽1.2米,每畦种2行,有效防止玉米苗期涝渍危害;控制机械行进速度,播种深度3-5厘米,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距离>4厘米,确保播种质量。
  3.适期集中早播。采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在小麦收获后抢墒早播,6月15日前播完,墒情不足造墒播种。麦收后集中统一播种,有效避免玉米的粗缩病,提高群体整齐度。3-4叶期间苗,6-7叶期定苗。
  4.合理密植。选用耐密植、紧凑、早熟的高产品种,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耐密植品种一般留苗4500株/亩左右,高产田块适当多留苗。
  5.施足底肥,科学追肥。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3公斤N、1公斤P2O5、2公斤K2O计算施肥量。在此施肥量确定后,每亩再增施尿素10-15公斤,用于调节碳氮比,加快还田麦秸的腐解。每亩加施1公斤硫酸锌。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磷、钾肥、硫酸锌和50%-60%的氮基施,其余的氮在拔节期(5-6片展开叶)和大喇叭口期(10-12片展开叶)各追总量的20-25%。
  6.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可喷施40%乙阿合剂150-250毫升/亩,兑水50公斤进行封闭式喷雾;玉米幼苗2至5叶期,杂草2至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00毫升/亩进行茎叶除草,也可在玉米拔节前喷施耕杰(主要成分为甲基磺草酮)进行茎叶除草,在无风条件下玉米行间定向喷雾,以免产生药害。
  (2)病虫害防治。①苗期用2.5%的“敌杀死”1500倍药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黏虫、灰飞虱等;②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③用40%乐果1500倍液防治玉米蚜虫。④防治大小斑病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⑤防治锈病用50%代森锌水剂800-1000倍液。在玉米授粉结束后,用热雾机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止叶片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7.化控防倒。当留苗密度大于4500株/亩时,须在可见叶6-9叶时(拔节期前)喷化控剂金得乐、玉黄金等,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基部节的韧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玉米倒伏。
  8.浇好增产水。确保玉米两个重要关键时期的需水。一是在玉米抽雄开花期,如遇干旱,要进行沟灌或喷灌,防止玉米“卡脖子旱”。二是玉米灌浆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要及时浇水,有利于玉米受精结实。若降雨过多,土壤水份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进行排水防涝。
  9.适期晚收。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需增加成本的增产措施,一般在玉米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后,玉米完熟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
  (二)技术支撑单位
  省农技推广总站牵头,省农机推广总站、委种植业局、省农机局配合。
  七、高温堆肥利用技术
  (一)技术要点
  农作物秸秆高温堆肥是指利用夏季高温时节,将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等作物秸秆与人畜粪便、杂草等有机废弃物堆制经高温发酵腐熟成有机肥。特点是:(1)方法简便。就地堆制,干、鲜秸秆、杂草均可堆制;(2)升温快,腐熟快。一般3-5天后堆内温度即可达到50-70℃,鲜秸秆15天,干秸秆18-20天即可腐熟;(3)堆肥质量好。在秸秆堆积腐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杀死杀伤大部分病菌、害虫和杂草种子,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微生物,从而减轻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还具有一定固氮、解磷钾、防重茬、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技术要点:
  1.选择场地。选择距水源较近,运输方便的地方,大小视场地和材料多少而定。在场地四周垒出30厘米高的土埂,以防跑水。
  2.用料配比。按1吨秸秆配1公斤秸秆腐熟剂、5公斤尿素(或200-300公斤腐熟的人粪尿或者污泥),以满足微生物发酵所需氮素,有条件可加入2-5%的钙镁磷肥或者2公斤石灰效果更好。
  3.堆制方法。一般分3层堆积,每层厚约30-50厘米,层间均匀地撒上秸秆腐熟剂和尿素,无秸秆腐熟剂时可以在层间浇入人粪尿或者污泥。为保证堆内通气,在堆料前按一定距离垂直插入木棍,使下面与地面接触,堆完后拔去木棍,余下的孔道作为通气孔。堆宽一般要求为1.6-2米,堆高1.0-1.6米,长度以材料多少和场地大小而定。
  4.秸秆处理。堆制前将秸秆用水浸透,干秸秆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8,使秸秆的含水量达到60%-70%,一般以手握材料有液滴出为宜,这是堆肥成败的关键。
  5.封好堆。堆好后用薄膜(或泥巴)封严即可。当堆体逐渐下陷,堆内温度慢慢下降时进行翻堆,把边缘腐熟不好的材料与内部的材料混合均匀,重新堆起,如发现材料有白色菌丝体出现,适量加水后重新封堆。
  6.把握腐熟度。完全腐熟时堆体缩小1/3-1/2,秸秆变为黑褐色至深褐色,柔软易碎,浸出液颜色黑褐色至浅黄色,有氨臭味。
  (二)技术支撑单位
  省土壤肥料总站。
 
14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