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绿色焦点 > 正文内容
世行:亚洲新兴市场制约2015年全球贸易发展
绿色焦点
冯迪凡
2016-03-14
1018 浏览
  世界银行在最新《全球贸易观察:2015年贸易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贸易在经历2015年上半年的大幅下滑之后,下半年出现复苏但速度减慢,世界进口总量增速为1.7%,低于2014年的3%。
  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商品进口增长放缓的主因之一在于亚洲新兴市场,受需求持续疲软和世界贸易结构性变化的影响,又因大宗商品跌价和中国转变增长模式而进一步加剧。
  “这个报告建立在我们早先的研究基础之上,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始于本世纪初,但自大衰退以来变得更加明显,既有周期性因素,又有结构性因素。”报告作者、世行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娜·康斯坦丁内斯库等人指出,“现在我们发现,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与前几年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的预测显示2015年周期性因素占主导,贸易增速放缓有三分之二是由于周期性因素。”
  新兴经济体驱动
  上述报告发现,尽管进口需求疲软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但2015年的贸易发展仍可追溯到新兴经济体。其中,超过世界贸易总量四分之一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是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和最初反弹的中心。其他地区也起了一定作用,特别是拉美、欧洲和中亚地区的贸易发展主要反映出遭受衰退重创的巴西和俄罗斯等大宗商品出口国进口减少的影响。
  此外,报告还认为,大宗商品跌价和中国转变增长模式是两个相互加强的因素,造成新兴经济体进口需求疲软。大宗商品跌价减少了大宗商品生产国的收入,导致这些国家减少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的进口。与此同时,中国逐渐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及其工业生产下滑,减少了中国从其他地区、包括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进口。假如2015年中国的进口量没有下降,世界商品进口增速就能达到2.1%而不是实际的1.7%。
  中国转型影响
  同时,中国的转型影响到东亚及其他地区的生产和贸易格局,其影响从制造业和服务贸易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制造业厂商、尤其是亚洲制造业厂商在出口量方面遭遇严重下滑,但目前正在逐渐恢复。由于中国增长的减速集中在工业部门,工业部门进口量大且与全球价值链的联系更紧密,相应也放大了对贸易的影响。然而,从更长远来看,从投资向消费转型也可能创造机遇。
  “展望全球贸易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转型带来的收益。从投资向消费转型有可能为最终产品出口国创造机遇,并有可能最终促进目前受负面影响的上游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部门。”报告作者指出,“此外,中国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可以促进全球服务业的增长。”
  中国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已带来需求从货物向服务转变。这种需求一部分是由跨境进口和境外消费来满足的,其增长已显而易见。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服务进口占比已从2011年初的15%左右上升到近22%。
 
22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