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以漂在水上吗?
全球最著名的综合设计机构之一日建设计(日本)资深规划师北山利彦告诉你,如此“天方夜谭”的规划将在海南变成现实,并出现在琼海的乐城岛。这个项目有一个超凡脱俗的名字“太阳与水”,其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诗意栖居、修身养性的生态乐土,那将是一个以“拯救人类、拯救地球”为己任的示范工程。
这个构想做为博鳌亚洲论坛构想的“续集”,有着同样的创意者和设计师。
世外桃源古乐城岛本底天然
“太阳与水”,即“中日合作万泉乐城太阳与水示范区项目”,现延展为“万泉乐城”项目,是中日两国在节能环保、绿色经济和中小城镇发展建设方面的重要合作项目,将结合纯净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理念、技术探索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打造可持续、可操作的低碳、低排放的生态城市,为海南乃至中国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创造一个新范例。
万泉乐城位于琼海市与博鳌水城间万泉河两侧,核心区是乐城岛,此岛史上为乐会县治所在,自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起为县城,经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于1952年搬迁,时间长达651年。
做为数百年县治遗址,乐城老街留存下完整的空间格局,古城城基、古城门、县衙、东坡书院遗址散落。雨后走进乐城,眼中尽呈绿色,椰树遍地,高高低低,树下是古旧民居。城门里,有石街、店铺、小狗;城门外,有草地、稻田、水牛……人称“罕见的世外桃源”一点不夸张。
2001年,当此种景象闯入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蒋晓松的视线时,他激动得不能自已。后来,他成为“太阳与水”项目创意人。
神秘面纱没有空调的漂浮城市
低碳发展,已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呼声和必然选择。太阳与水,是人类两种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在乐城未来蓝图上,“太阳与水”代表着环保、新能源、低碳、绿色食品、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等概念。在这里,展示的是一个“东方日内瓦”式的生态生活梦:节能低碳的房屋,品牌化的绿色食品,垃圾可以用作有机肥料,所需能源全部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
“太阳与水”项目以琼海乐城岛为中心,范围沿万泉河展开,西北至东环铁路,东南至乐城岛,面积约18.7平方公里。
北山利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将来的万泉乐城,建筑屋顶全部铺设太阳能板,此外,尽量利用地热和风能。虽然短时间内空调还会被使用,但他们会想办法把空调数量降到最少。按照他们的设计,现阶段能节约30%的能源,将来再节约30%到40%,最终做到“零空调”。
水是万泉乐城最迷人的内容,北山说,他们早就在研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水系原理,想方设法让万泉乐城也变成像阿姆斯特丹那样,好比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起伏,有一个完备的排洪系统,不再受洪水困扰。
顶级追求理想王国和幸福家园
2011年4月14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倡议书由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美国前国务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基辛格,加拿大前总理马尔罗尼和法国前总理罗卡尔撰写,倡议在中国海南万泉乐城创建以健康为主题的国际医疗示范区。
这封倡议书阐述了健康是人类的梦想和追求,只有健康才能赋予生命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倡议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将全球先进的医疗卫生资源汇集到乐城,使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可能分享人类为追求健康所积累的最新理念和技术,都能够接受前沿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养生知识,设想在乐城建设一个“理想王国,幸福家园”。
这个倡议把规划当中的“太阳与水”又带到一个新高度:老年健康养护中心、亚健康疗养、美容抗衰老、生命科学疗养(慢病康复中心)等,成为最新版的万泉乐城《绿色经济发展规划》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海南力推官产学合作的新模式
“太阳与水”的创意与落地和博鳌亚洲论坛一样,与蒋晓松先生的灵感加努力分不开,同时也与海南的眼界与多方推动分不开。
从2010年开始,海南每年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把乐城项目做为海南的重点主题活动推出,一年比一年隆重。当年7月,海南省政府专门成立海南乐城太阳与水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小组,全面负责协调项目推进工作。
为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副省长姜斯宪率海南省代表团拜会亚洲开发银行主要负责人,就亚行参与海南规划、环保、新能源以及“乐城项目”等领域的建设广泛交换意见。
不仅如此,“太阳与水”项目将建立由中日政府主导与支持、中日相关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官产学一体化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低碳环保、新型能源、智能电网、循环经济、绿色农业、先进医疗等前瞻性技术、材料的展示厅与试验场。
“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个项目打造成为低碳、环保和最宜度假、人居的中日合作项目,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呵护人类共同家园,积极探索试验,发挥积极示范效应。”省委书记罗保铭曾这样表态。他相信,在中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乐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一定会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