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考察时讲到“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主力军”,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向冲击,什么会成为疫情影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巡视组组长赵华林在4月28日召开的“2020中国绿道绿色金融峰会”上表示,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既要发力于需求侧的新基建投资,也要发力供给侧的国企改革,加强与市场的战略协同,形成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的正向循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力推动新基建的投资与市场协同,有望成为疫情影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赵华林指出,如何对冲疫情带来的负向冲击、给经济纾困?我们既需要需求侧的刺激,也需要供给侧的改革,更需要刺激政策和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新基建就是需求侧的刺激着力点,国企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为供给体系更好适应新基建投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赵华林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企新基建投资提供了经营机制的保障,同时,促进新基建中亟需市场化导向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建设、过度融资。
赵华林强调,在新基建领域中,国企和民企的分工表现在,国企更注重于基础建设层面,而民企更应注重市场应用层面。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to C、to H、to B端会呈现新的产品形态,而在“云、网、端”协同下,也将产生新的生态化学反应,塑造全新业务模式,如何与市场进行相互融合、交叉赋能、重新定义、重新组合,从而更好更及时的对市场需求、市场创新做出反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引入具有互补和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来解决这一问题。成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在新基建领域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既要发力于需求侧的新基建投资,也要发力供给侧的国企改革,加强与市场的战略协同,形成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的正向循环,国有企业混改与民营企业合力推动新基建的投资与市场协同,有望成为疫情影响后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20(第四届)中国绿道·绿色金融峰会”是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与央企投资协会、《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报共4家影响力机构共同主办,在北京CBD党群服务中心与经观传媒直播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的会议,会议主题是“2020年疫情之下的经济纾困——新基建与绿色金融”。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中国金融出版社领导专家与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央企民企代表、地方政府领导共30位演讲嘉宾出席并发表讲话,经济研究界、金融界、产业界与媒体界代等各界代表共约百万人次在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