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协会要闻 > 正文内容
《内蒙古发展草原森林碳汇经济研究》课题工作线上启动会成功召开
协会要闻
IGEA
2020-07-15
4896 浏览

2020年7月14日上午,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与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共同组织召开《内蒙古发展草原森林碳汇经济研究》课题工作线上启动会。该项课题由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政府参事室)委托,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承担组织实施,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研究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副主任程玺,研究室综合处、信息处、农牧处、工交商贸处等处室处长等人员线上出席会议。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组织的课题组由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担任课题专家组组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担任课题组执行组长,课题组专家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原副司长马荣、中国草学会理事长何新天、国家林草局规划院教授王国胜、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马欣、北京林业大学草学院教授卢欣石、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缪光平、北京市发改委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王广宏、人民银行伊春市中心支行行长张宝林、亿利集团执行董事田继生等各专业领域专家组成。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副主任程玺介绍了课题背景。内蒙古碳汇资源储量大、增汇潜力大,发展碳汇经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是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摸清内蒙古草原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增汇潜力。研究提出发展碳汇经济的路径、模式和机制。课题工作立足“支持、合作、创新”三项关键词,为寻求国家层面及各专业部门层面的政策与智力支持奠定基础,积极与国际国内各类现有平台开展合作,在草原和森林碳汇的交易平台、制度政策设计、产品与市场化等方面做出创新,是这项课题的重要诉求。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邓继海从课题理解、课题工作方略、课题编写大纲与协同支持四个方面介绍了开题报告。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课题组将以多维度研究、多专业集成的工作方法,系统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碳汇经济的基础、优势及突出问题,提出内蒙古发展草原森林碳汇经济的总体目标与思路,规划内蒙古草原与森林碳汇经济发展的路径与体制机制,以及体系建设等,并提炼政策建议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原副司长马荣、中国农科院马欣、国家林草局规划院王国胜、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等课题专家分别从课题研究的不同专业层面提出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相关领导分别从课题需求的角度提出重点与要点建议。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课题专家组组长刘燕华在视频会中讲到,该项目是战略性课题,对于内蒙古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碳汇与经济的结合,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当然,这项课题也是有难度的,IPCC、LULUCF计量林地方法已经成熟,草地计量相对复杂,还没有统一标准,需要做出重大突破。课题研究工作要重点分析国际国内及内蒙古碳汇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潜力,筛选重点,还要引导企业介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针对邓继海会长报告的课题的六篇十五章大纲,结合各方专家建议,继续组织专家论证可行性并优化方案,也请内蒙古研究室全力协助,分工推进,相信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和内蒙古研究室的合作将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对我国的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树立典型区域的榜样。


《内蒙古发展草原森林碳汇经济研究》课题工作将于2020年11月30前最终完成结项。


47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