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下午,在2015(第六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期间,绿色经济协会发起成立中国秸秆产业化联盟,并举行了首次联盟峰会。涉及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企业、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政策与金融专家近100人参加了峰会。

绿色经济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邓继海报告了联盟的创建与计划。邓继海强调,我国每年可收集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7亿吨以上,近年来,国家政策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持续加强,但中国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发展依然缓慢,在秸秆综合利用的收集、储运、加工、产品化与机械装备等全产业链方面,还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大大影响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经济性、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竞争力。
绿色经济协会创建“中国秸秆产业化联盟”,将由“专家委员会、金融合作网络、产业基地网络、工商理事会”四大阵营组成。旨在组建全球秸秆产业化优势科技、政策指导与技术专家、地方政府合作基地、金融投资4方面的核心资源强势联合,为秸秆资源利用企业提供全方位推广应用的产业集群运营服务平台,带动全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的效应,建立秸秆产业化集群合作与发展平台。
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国家能源委特聘专家李俊杰教授为峰会作了“中国秸秆产业化政策应用集成与产融模式创新体系报告”。重点阐述了秸秆产业发展产融结合的必要性,解析秸秆产业化产融模式创新体系。联盟将重点打造中国秸秆产业化的托拉斯发展模式,组建五料化应用与产业链五个环节的有限合伙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立金融资源保障功能,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首批联盟工商理事会企业对于“IGEA中国秸秆产业化联盟”的创建表示支持与赞同。对于联盟未来的工作计划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无论是从技术领域、产品领域、原材料供应、未来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联盟的成立对于中国秸秆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制定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完成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和困难,那么联盟的未来一定大有可为。企业通过联盟的平台,抱团发展,一定可以将秸秆资源利用产业做大做强。与会代表同时也对于联盟的工作提出一些细节性的建议。

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沈一扬对于联盟的工作计划表示赞扬,他认为依照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形式看,未来在资本市场关于生态农业、环保类的机遇也会越来越大。对于联盟未来的工作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黑龙江省富锦市政府副市长李振波认为,联盟成立以后,可以部分承担一些政府责任和服务。服务包括政策层面的服务,不仅在政策解读方面体现作用,而且可以争取国家政策。当联盟拥有了一定的产业地位和产业规模,对于国家的发展规划有所贡献,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引进金融资本,实现行业交流,将为秸秆利用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原常务副主任、绿色经济协会高级顾问陈瑞清认为,绿色经济协会是平台经济,也可以说是经济平台。联盟将推动秸秆产业化项目的对接,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企业和科技部门的对接,和金融的对接,特别是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为发展秸秆产业化这个实体经济做贡献。对此,他表示非常认可。IGEA中国秸秆产业化联盟汇集了秸秆产业的技术化、资源化、资本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必将为秸秆资源利用企业提供全方位推广应用的产业集群运营服务平台,以带动中国秸秆产业化发展。
与会企业一致响应了联盟提出的建立合伙制企业的号召,建立纵横交错的秸秆产业化托拉斯舰队。一个超级生物质产业化的联合舰队合伙制企业集团即将诞生。
据了解,IGEA中国秸秆产业化联盟将于2015年8月下旬在内蒙古兴安盟举行首届中国(兴安盟)秸秆产业发展大会。

更多详情请点击第六届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