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下午, 由贵阳省政府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在贵阳新世界酒店隆重召开。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绿色经济协会(IGEA)名誉会长沙祖康先生在此次高峰会议中,主持了“金融合作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要嘉宾座谈环节。绿地集团、中银国际、香港铁路(中国)有限公司、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均瑶集团、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层领导应邀出席。各优秀企业家、学术专家、金融机构代表分别根据本行业发展特点,围绕如何在新常态下推行产业升级和实现绿色增长,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现各国共赢、如何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加快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和分享。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要的战略,企业作为载体,在适应无社会资本进度的同时,要更加市场化,才能规范投资。而在项目的选址上,应首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注意防止风险。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应像以往其他战略一样,应该尊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而基础设施相通进行产业贸易合作是构建商业的巨大突破口。她表示,中银国际的股东在“一带一路”的沿线15个国家已经有分支,这将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提供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这次“一带一路”推进当中,我们要始终伫立。我们会对清洁能源、环保、高效节能、排污、新技术、新材料等融资着重支持。
香港铁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易珉主要谈了在“一带一路”方面除了宏观的基础上,如何落地的战术,他用基础设施、工业化、创新、包容这四个关键词来解释落地的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认为,要健全金融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高效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二是推动信用评级建设;三是要有很好的长期收益曲线的分析;四是发起基础设施债券和信贷,鼓励企业使用资本市场来竞标,保持整个竞标的公平。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周林周院长从商学院的角度分享了“一带一路”。他认为,“一带一路”不仅限于经济合作,包括在政治、文化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合作与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教育方面能够建立起中国和“一带一路”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借助同新兴国家商学院的交流,寻求自身的改革与创新,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尽快发展赶上国际水准。
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认为,要想走向国际化必须要做绿色企业,因此企业的战略愿景必须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才能够走得更远,“一带一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下,企业也必须要思考好怎么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