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协会要闻 > 正文内容
共建城市和园区低碳新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 “3+20”目标体系打造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示范效应最突出地区。
协会要闻
IGEA
2024-09-23
1668 浏览


9月14日上午,作为本届服贸会主题论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的一体化组成部分,论坛由绿协、UNIDO、落基山研究所、首都会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支持。

论坛汇聚了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驻华使节,与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北、湖南、山西、广东6省市的地方政府领导以及联合国系统与相关国际机构及中外各界专家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合力共建城市和园区绿色低碳经济新体系”为主题,分享交流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方案。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壮大“双碳”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受邀出席会议并重点介绍了天津生态城的绿色低碳规划和实践。

图片



undefined


中新天津生态城

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与实践

刘 旭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


天津生态城位于北京、河北、天津的首都经济圈,渤海之滨的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非常的突出,交通便利通达。
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的合作项目,也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于2008年9月开工,在2013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生态城视察,充分肯定了生态城的建设成绩,并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能复制、可推广四方面内容,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经济活动方面做到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提供示范。
在中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城完成了从一片盐碱荒滩、废弃盐田、污染水面,向一座美丽绿色新城的华丽转变。
从四个方面介绍生态城的情况。
首先,生态城是一座绿色的生态之城。


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这是生态城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建设之初,就由中新两国专家团队制定了世界上首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018年结合十年建设发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订,2022年获得住建部正式批复,始终发挥着生态城市建设作用。在指标体系里面,像碳排放强度、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率、绿色出行等都是从规划初期就已经刻进了生态城的“DNA”之中。


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始终坚持“先底后图,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建成区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从建设之初的2000人增长到现在的15万人,生态产品价值比较建设之初增长了17倍。
同时为落实生态城的绿色建筑百分之百的要求,生态城构建了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出台了绿色建筑标准,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对标的地方,生态城已打造成为北方绿色建筑的示范基地,建成3500平米的首座实用型零能耗建筑。同时生态城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也入选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案例。
在能源方面,生态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生态城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同时推行全域绿电。目前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生态城实现首个全绿电工厂。区域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50%,真正实现人在景中,城景相融。
天津生态城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获批成为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此之后,相继打造了海绵城市,无废城市的国家试点,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全国美丽海湾的优秀案例。去年年底,成为联合国韧性城市2030的试点城市之一。
生态城还是一座智慧创新之城。我们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发布全国首套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新加坡的自动驾驶企业在生态城已经正式投入运行,依托国家支持设立的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数实结合的新高地。
到目前为止,区域已经累计推出50余项智慧场景,泛智能科技产业占比超过70%,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成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的展示基地。
第二,生态城还是一座活力幸福之城。
我们建成了距离北京最近的36公里的亲海生活岸线,独有的国家级海洋博物馆旅游资源。这两个旅游资源与天津的方特世界一起,成为天津热门景区的前5名。去年的游客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同时区域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的示范区。
我们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理念,引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附校,天津市南开中学等优质的高品质教育资源,打造500米的优质生活圈,成为住建部的完整社区首批试点,获评中国人均环境范例奖,持续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群众的效率成为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
第三,生态城还是一座开放合作之城。
我们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中心合作和自贸联动的国家级平台,获得高含金量66项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创产品的出口额占天津市近一半;国家级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成了京津冀最大的冷链仓储群和加工基地,区内的市场主体达到3.6万家,新加坡企业的投资额超过19亿美元。
去年也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的15周年,丁薛祥总理和时任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生态城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的合作会议,赋予生态城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新使命。在今年8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印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也是绿色发展示范升级版。
在这个方案里,为生态城的未来十年的建设明确了方向,为我们提出了 “3+20”的目标体系,要求生态城在绿色低碳产业效益上发挥先导作用,在绿色低碳创新能力上发挥先型引领作用,在绿色低碳开放合作上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同时细化提出20项具体目标,让生态城在2035年是城市的绿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此,下一步生态城将重点围绕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集聚发展,横向布局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高端制造,绿色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的先行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时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载体。也是去年由两国的副总理去奠基的绿创园,要把它打造成为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央企和国内外相关产业的总部和平台分支机构落地,争取绿色低碳领域的重大项目聚集,构建从京津冀到新加坡再到东南亚的双向经济走廊,提供支持。
同时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纵向延伸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认证,场景应用等关键环节,全力支持企业、机构在生态城制定绿色低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绿色低碳的认证,着力打造全球创新型企业投资的首选地。


我们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推动成立中心亲商小组,绿色低碳专家咨询小组,探索实施监管沙河模式,一站式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方面的问题,为绿色低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力争将生态城打造成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示范效应最突出的地区。


15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