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下午,为促进中国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生物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应用,绿色经济协会(IGEA)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了IGEA战略推动项目——“青鲜玉米秸秆生产工业糖浆”项目高级专家咨询会。
会议整体咨询环节由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绿色经济协会高级顾问尹成杰部长主持。尹部长谈到听了项目介绍以后的感受,认为确实是一个好项目,符合国家新型能源政策,这个项目搞成功了将会为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开辟新途径,相对于以前农作物秸秆的黄秆利用,这个项目的特点是青秆利用,把握住了农作物秸秆含糖量最佳时期,产品的功能定位和利用后产品的比较价值是不一样的,比较起来天地日月公司的利用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应该非常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认为: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完全开拓了一个秸秆利用的新路径。包括国外一谈到利用秸秆就是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预处理降解。其实对于非粮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工产品来看,天地日月公司直接利用青鲜玉米秸秆生产工业糖浆技术确实是一条非常全新的路子,徐总成功打通了一条全新的原料路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但是这项技术要真正能在中国推广开,有以下几个关键:一是相关收割机械要完善配套;二是糖浆浓缩过程中注意节能,把浓缩和节能做好能显著降低成本;三是渣滓量很大,无论是做乙醇纤维素还是饲料,需要多做具体研究加以充分利用;四是榨汁后最大问题是糖浆低浓度下如何保存。谭院士最后建议国家发改委在示范工程上、科技部在技术上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如果国家能够合理利用这9亿吨的秸秆,将来非粮这一块儿产生千万吨级的产能是有可能的,大家在非粮、生物能源上做好了无论对于能源替代还是环境保护都很有意义,如果以上关键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将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项目。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局长首先诙谐幽默的称赞天地日月公司的名称起到很好,“仁者以天地万物为地,要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朋。这正是与中央要求的保持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一致的。”徐局长提到国办发2008第105号文,建议企业认真学习这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文件,要清楚国务院的基本方针,举例叫停粮食乙醇的事情强调要把握住中央的“三个不得”和“四个坚持”。他认为生物质能和工业不一样,现在很多结合工业搞生物质能不行,一定要坚持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一定要结合农民、农业和农村建设,生产原料来源多元化,工艺过程绿色化,加工多样化;一定要坚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让农民增收的基本理念和方针。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糖浆保鲜、运输半径等问题上一定要结合“三农”的特点来加以解决,这是搞生物质能不能忘掉的基本概念。
国务院原参事、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吴宗鑫主任从能源消耗结构和环境污染问题切入,认为本项目不仅为大量秸秆的处理问题找到了解决之道,同时为能源找到了新的方向。至于保存、浓缩、渣滓的利用以及运输半径等问题,需要从技术上和路径上加以解决。比如浓缩时有很大的蒸馏耗能,可考虑从化学途径有没有好的萃取办法,同时强调新能源产业一定要注意二次污染问题,最后,吴主任表示愿意帮助天地日月公司针对该项目和研究院的专家商讨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周长益司长指出,秸秆问题实际上可以提高到农民问题,大家都非常重视,秸秆利用有很多有效的办法,对于这个创新性的生产工业糖浆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项目真正要推广应用,还要认真做工作,需要从开始农作物种植上开始考虑,比如含糖品种的选择和收割时机的考虑等;二是需要认真从项目开始考虑,秸秆怎么收集怎么保存,能源利用怎么做,如何将该项目产业化,这些都要做研究和比较;三是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发挥决定作用,一定要考虑立足于项目本身考虑其经济效益,要把秸秆综合利用跟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认为这个项目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也涉及国家能源、污染问题的解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项目是一个解决战略性问题的新方法,意义确实重大。贾主任建议首先要着手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尽快确定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的主导产品,要考虑综合利用,在流程设计上尤其重视原料设计这个难题,这里面的关键是要给农民利益。和可探讨利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的可行性,如果利用大田玉米的青杆,要考虑改进之前只采集玉米棒子的机械设备;其次,该项目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支持的事情,涉及到产业化,有需要企业和市场方面做的,也有需要政府和研究者来做的。市场机制非常关键,需要企业按照产业运行的要求理清楚,绿色经济协会拥有专家资源,可以帮助把商业模式做起来,争取在中国探索出来一条利用生物质汁液代替传统能源化工的新模式出来。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马荣副司长发言中首先肯定了综合利用青鲜玉米生产工业糖浆项目很有前瞻性,对于雾霾的治理,提高资源能源的效率,特别是防治大气污染很有意义。在谈及国务院08年的105号文件秸秆利用专项意见中提出“十二五“规划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0%,马司长说“既然提出这个指标,就一定要争取实现,要加快综合利用步伐,我们都要支持这个项目,从这个项目能看到给秸秆综合利用带来了一个亮点,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她建议:第一,要体现出来规模效益,还要进一步研发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一定要实现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考虑循环利用,物尽其用、化害为利,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考虑设计,一定要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第四,商业模式要设计好,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要受益、都要考虑到。比如蒸馏过程中的蒸汽可以利用起来,整体设计上更加集约。“总之,项目很有潜力,系统研究将能做的更好”。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史立山副司长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谈到国家在能源上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拿简单的生物质发电来说,很多很有名的致力于生物质能源发电的企业现在都面临困境,这主要是发电工业化生产和秸秆的季节化之间矛盾是很难协调的,还有工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农业风险化之间矛盾也是解决不了的。相对来说中国还没有发展到欧洲国家的状况,地里秸秆的管理和利用非常成功配套。建议企业如果要把事情做成,可以先找一个农场做试点,强调生物质利用不能搞大的,无论是发电或是工业糖浆搞个几千千瓦或者几千吨是可以的。
国家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农业部科教司王衍亮副司长认为秸秆综合利用面临最大的困难在于秸秆利用率,强调应该坚持分散资源、分散利用的办法,别把分散的资源搞到一个地方去再利用,而是就地利用。王司长指出天地日月公司这个项目感觉很好,但是也面临着挑战:一是玉米收获的机械问题的解决不是那么简单,涉及整个玉米机械体制、机械路线、结构的全局变化;二是成本和效益,比如原料的价格不稳定性;最后,王司长提到两条对企业有用的信息,第一条是财政部正在研究生物质能的补贴政策,研究的着重点和切入点虽然不在徐总这类的项目,但是最后可能惠及到这个项目;第二条是发改委下一步搞“十二五”秸秆规划,在考虑从2014年开始在13个粮食主产区,包括新疆的棉花和广西、云南甘蔗,要扶持一些重点企业。另外就是国家开发行签了一个秸秆综合利用的战略合作协议,搞金融支持贷款。
尹成杰部长在专家咨询环节结束时总结认为,专家们的意见无论技术路线上的建议、政策上的建议,以及企业管理上的建议,都从贯彻三中全会决定的角度和未来农业的综合利用发展角度对企业和项目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尹部长作为较早接触生物质能源问题的专家领导,结合自己调查过的秸秆利用企业一般在三五年时候遇到困难的案例,指出主要是企业成本不断上升难以维持造成的。究其原因,以秸秆发电的企业为例,除了企业自身管理问题,还有农作物秸秆原料季节性的问题,关键是要克服原料的障碍对企业成本的增加,包括应对社会上的一系列风险。尹部长建议最有效的办法是建设企业和农民的合作体制,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原料收购机制和贮存办法,保证原料的合理价格。希望咨询企业按照各位专家提的建议再很好的研究探索,把专家的建议应用到决策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