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绿色焦点 > 正文内容
南平建阳:绿色经济引领幸福未来
绿色焦点
采集侠
2015-11-12
1126 浏览

初夏的建阳,喜讯频传。6日,建阳市将口西岸国际度假村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闽北首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落户武夷丘苑;投资5亿元的养生文化旅游项目在徐市镇扎根;马头油茶产业化项目,建立了油茶优质高产栽培示范片5000亩……

一个个绿色经济发展项目的稳步推进,引领着建阳从绿色经济出发,迈向幸福的未来。

绿色环境促进转型升级

建阳市2002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8万公顷的森林面积,75.1%%的森林覆盖率,是建阳人民引以为豪的生态优势。做大“蛋糕”不能走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路径,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出路何在?

建阳的选择只有一个:以生态环境为抓手,探索生态文明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深层互动。过去五年,建阳先后依法关停几十家水泥、造纸等污染耗能企业。以低碳为标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向这个武夷新区核心区的“绿心”集聚。江苏雨润、兴华实业、成明实业等100多家企业入驻闽北经济开发区,总投资额达到100多亿元。建阳市根据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鼓励和支持机械电子、生物化工和林产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达19家、14家和45家。

“武夷新区的生态环境是全国范围内保护得最好的区域之一,在建阳市投资建设食品深加工产业园、生物医药、光伏电子等项目,发展建设高品位的旅游、养生综合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武夷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优美生态托起绿色产业

建阳城区从南至北的交通要道上,美丽的桂花、刺桐、大叶紫薇等交相更替,6万多株花草、灌木丛、高大乔木巧妙结合。昔日的滩涂荒地“变身”亲水景观;荒山石山建亭台楼阁、栽花种树成了公园;星星点灯的夜晚完成了璀璨夜景的华丽转身……近三年来,建阳投入3亿多元资金,新增绿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对改善工业区生态、美化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要产业繁荣发达,又要拥有青山绿水蓝天,这一组看似矛盾的搭配在建阳市梦想成真。

青松化工、龙翔科技、碧全家居、武夷白鹭……一栋栋坐落在南武路两侧的崭新厂房,原来大多为旧工业区和城区企业,已经退城进园,完成了“漂亮转身”。

在建阳优美的生态环境下,“绿色制造”、“绿色创造”逐渐成为共识,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武夷味精的有机废水变身复合肥,米渣加工成蛋白饲料,从生产味精到生物医药,借力高新前沿科技,通过引进高新技术项

 

目,从昔日的耗能大户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青松股份投资近1000万元建立国家级林化产品研发中心,做强做大松节油深加工产业链,向医药、香精香料领域拓展,成为建阳传统产业借力高新技术,转型升级开辟市场的典型样本。今年前5个月逆势飞扬,出口各类松节油系列产品1.4万吨,创汇2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合成樟脑粉生产企业和全国松节油深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花园式的生产环境、清洁型的生产方式、环保型的终端产品,不仅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也是建阳探索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缩影。

青山碧水蕴育绿色财富

当其他城市纷纷在城区“退二进三”时,建阳却反其道而行,“退二进三”落子西部山区。在西部山区——潭城街道考亭村画下一个圈,约8000亩范围内的土地拒绝所有工业项目。

当一些集团公司来考察投资建设工业项目时,潭城街道忍痛将这块“肥肉”让给了其它工业园区,传为一时佳话。

“保护不等于不发展。”在建阳市长袁仁旺看来,这些生态价值都会转化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青山绿水不是城市发展负重前行的包袱,反而是绿色的生产力,蕴育着绿色财富。

转方式,调结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在建阳得到迅速发展。建阳市今年将造林5.65万亩,打造“带、网、片”相连的“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同时,变森林资源为旅游资源,变“砍树”为“看树”,变“林场”为“景区”。考亭4A级朱子文化园建设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南平市重点项目建阳市将口西岸国际度假村项目已经破土动工,该项目由香港浩运亚洲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2500亩,集旅游贸易、商住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

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植树造林,还是产业、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的带动下,潭城街道考亭村、黄坑镇九峰村等村庄逐步改造成为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村或林家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明生态村镇。在建阳西部生态旅游区,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在商贸、旅游等领域施展才能,成为建阳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最直接的受惠者。

生态农业建设同样令人瞩目,在引导茶农建设无公害、有机茶园的过程中,建阳市政府伸出了“有形之手”。从2010年开始,每年统筹安排100万元作为茶叶发展基金,今年又加上中央和省财政拨付的38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目前已建有无公害茶园5万亩,有机茶园460亩。

坚持生态与经济建设双赢,一幅绿色崛起的新图景正在建阳逐步显现。(记者 王柳珍)

来源:闽北日报

28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