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智库资讯 > 正文内容
贾晓华:碳金融归根结底就是气侯变化
智库资讯
金融界网站
2015-11-12
2435 浏览

贾晓华:碳金融归根结底就是气侯变化


第一气侯(北京)首席代表贾晓华


    2011地坛论坛于6月25日-6月2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金融界网站为您全程直播。6月26日,第一气侯(北京)首席代表贾晓华女士发表了主题演讲。

  以下为贾晓华的演讲实录:

  贾晓华: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不会很长,因为第一期后是一个碳买家,我可能更多从碳在中国的情况以及国际的情况以及我个人对中国,因为碳引发我们现在讨论的金融有一些观点跟你们分享一下。

  欧洲一个比较领先的,而且是比较有主导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我们在行业里面是一个很资深的,但是12年是很资深的一个机构,那么这个产业是多么年轻,年轻应该有活力,这个产品给大家是一个正面的信号,是一个朝阳产业。

  我接下来不是想告诉你第一气侯做什么,我们在服务欧洲的市场的一个功能,在中国相关的一些企业也可以顺着逆向思维,是否这些思维在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落下来,然后把它进一步的扩展。我们觉得碳和金融要连在一起,这个通道才是通的。

  这是我们的一个业绩,是我们整个一个年的增长。

  这个里头提一下我们是CMIA的成员,ICROA的一个机构,对VR市场比较有意义,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缺少这样的一个协会机构,这个机构在欧洲80%的企业都是大牌企业,是这个机构的成员。也就是为什么VR市场的价格和稳定性有保障。考虑是否以一定的形式认可一定的标准来保护资源减排市场。如果大家是让它无序的发展,可能最后VR也会无序。

  我说到功能,那么首先它是一个有交易和执行功能的这样的一个部门,它的作用是要识别需要交易的实体,欧洲UPS主导整个交易,还是一个碳投资管理,碳资本可以作为一个资产来管理的,然后还有一个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就存在一个评估,那么评估除了资产方面的评估,环境方面的评估也变得越来越有它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欧洲有这种强制减排的机构,对于强制减排机构有压力来应对他的减排任务,不管是自己减还是通过交易减,在中国的未来,先不说碳什么时候落下来,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有压力面对这个任务,是自己减还是通过交易,整个是一个成本的考虑。

  碳综合是联合强制减排概念和自己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整合,有一些企业就是通过碳综合业务体现自己企业社会责任,最明显的例子是HSBC,他的CEO在前一年做了一个碳排查,一下引起了轰动,在04年很快的在金融街(000402),这些比较高端大银行很快接受了碳综合的概念,接下来进一步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等等。

  那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目前管理的三个基金,前面两个基金是我们自己发的主要是买碳,后面是赫金都基金,后面是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包括法国信贷、西班牙信贷和北欧投资银行,这个在哥本哈根会议以前,偏向于政策性的基金,给市场很强的支持,我们管理的几个基金都非常有成效。

  现在进入第二个小的方面,CDM,也是经常参加北交所的活动,被他们鼓舞碳的春天刚刚来临,前景非常广大,有一些同仁在这一两个月说成立一个CDM基金,只买中国的碳,我很灰心。那么这也是我跟大家分享为什么我的观点是这样,我认为CDM到现在窗口还在,但是关的窗口非常快。从目前的市场前景来看,比较确定的政策和市场信号就是后京都市场,欧盟对CER的需求是确定的,大家知道比如说HSBC在里面,大水电可能打折等等。日本目前对CDM产生的碳信用的CER的需求可能会有,因为还要密切关注日本反馈回来的声音。其他的不管美国怎么样,澳洲怎么样,不同意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期,回到欧盟,我们说需求是确认的,但是它的合格性,最关键,他卡了一条,12年底以前要注册的项目,它产生的碳信用被欧盟第三季度期接纳。

  很多人熟悉CDM,你再优秀,你从开始准备一个项目,完成联合国的注册,一年肯定要,一年半也比较合理,所以也就意味着时间基本上没有了,意味着你现在考虑我这有特别漂亮的,这个CDM特别好,我有一个类似的项目,我马上立项,我是不是还可以做CDM。我相信很多像我这样的买家会犹豫,因为我不想传递错误的信号。而且欧盟还说,双边框架下的协议有可能被接受,中国和欧盟的双边机制,连设计还没有开始。我说的乐观一点,这个谈一下没有四五年达不成。

  而且这种双边的钱通常是国家对国家之间的流动,基本不会发生在项目层面、企业层面的。

  那么是不是没有机会了?这才是提到金融,基金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或者叫做投资管理公司,马上跟自己说,除了CDM以外,也许我跑的快,7月份能够启动,赶快做。同时也要考虑是不是有其他的我也要关注,支撑你的想法和行动,你要成立一个基金的想法。

  在亚洲有一些根据清洁能源,就是鼓励清洁能源的,除了CDM以外的机制也是正在进行,正在发生,我们清晰感觉到韩国政府他已经给了时间,15年推出国家的ETS系统,排放交易系统。中国我们听孙司长讲试点在13年,希望15年在全国推开,也是一个信号的传递,我们没有见到官方的文件,但是中央政府有很高调的信号给出来。另外比如说补贴、电价的政策,也是一个普遍性来支撑你考虑创建一个基金,需要作为支撑面判断的一个因素。

  同时考虑一个中长期,要不然基金怎么推出来?今天成立,明年行业没有了,基金成立业没有意义。所以碳相关的收入考虑是一个额外的,一定要这样想。如果自己设立的时候,认为是其中的一部分,你将来会很灰心,打击会比较大。

  最后一个是我个人得观点,我认为启动这件事的一个引擎,会发生在能源价格的一个上涨,也就是咱们的煤价、电价会上涨,而且一定会上涨。我们的一般技术的成本下降,都会支撑你的想法继续往前走的一个动力。

  其实我们说碳金融归根结底就是气侯变化,我们说这个USD是1000亿的资本在应对气侯变化上,这是在谈判层面提出来的,传递给资本市场的,前天参加一个PE的峰会,单独跟青云创投等等做PE的人谈,明确感觉到他们在认认真真看可再生能源能效提高项目以及相关技术的企业,他们在做,而且他们甚至也私下谈,甚至今天我会拿出多少钱只投这个,跟当时的会长谈到,今年有15亿在中国跟可再生能源相关。

#p#分页标题#e#

  刚才说的1000亿美金传递给想要做投资的人一个信号,很强的信号,就是这个领域是可进的,是一定可进的。刚才提到碳金融,或者叫做绿色金融,为什么是一个气侯变化问题?其实你们可能也跟气侯变化跟得比较紧,我个人很纠结,国际谈判遇到这么大的压力,能源出现了危机,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在历届以前的国际谈判没有想到,比如这次日本大的核灾难,然后各个国家,包括欧盟,德国已经明确说我有一个时间点到2012年,瑞士政府明确说我关掉所有的,三周前这个结论出来了。如果全球核都关掉接下来是什么?石油和煤的开采加大,利用一定会加大。那也就意味着排放一定上涨,因为核对减排贡献很大。

  第三个,经济问题,经济危机大家觉得缓过来吗?一定没有。还是说用什么方式,经济危机没有过去,经济的一个增长,排放本身一个强势的增加,气侯压力。最近新的说,别说控制到2度,到1.5度地球也会毁灭,给国际气侯谈判造成相当大的压力。我们觉得德班不会谈出什么来。

  中国政府有一个很强的信号给出来对能效提高、节能减排、降耗给了很明晰的概念,行政和市场机制完全脱节。中国政府很想干,中央政府很想,指标很想下,地方经济要发展,就是不是主动的顶,被动往下执行,自己压力很大,所以行政的力量在慢慢减弱。我站在外方的分析。市场机制是否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真正发挥机制?市场机制背身的行政支持对我们中国的交易市场、金融市场提出很大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里头关于经济的指标,能源二氧化碳减排的指标以及环境指标做出一个明确的指示,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上金融,在中国,钱跟着政策走,政策明确出来,哪个行业减多少,那么这些做PE或者做风投一定会钻进去研究。所以这个其实也是从政策层面给了一个利好,给了一个正向,你要做这件事,只是你自己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我大概列了一下,单纯通过能源政策能够直接让我们看到的一些机遇,国家已经把千家企业的方案,一个项目的名称扩展到万家企业,比如说对节能减排也给了很强的政策指导等等。

  接下来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你怎么在你的商业模型和你的投资机制上,你要动脑筋、做文章。绿色信贷刚才有讲到,比如说保理业务,听起来很新,其实不新,我第一次听说在09年底,听说央行有打算把金融机构能效的企业和技术,把这三家通过保底的方式启动。

  再比如说我有一个建议,打开跟国际金融机构的沟通,我举了一个实际的例子,IFC是市行下面以商务运作的机制,跟北京银行(601169)和浦发银行(600000)有一个项目,实际是利用损失分担机制,然后它把部分的损失以短期或者中长期贷款的形式承担,一方面调动了当地金融机构的兴趣,而且传递了信心给他。碳信用相关的,CDM是我们最清楚的,中国目前为止,像我们这种买家在中国能够放出预付款的不多,预付款是以碳的收入,还没有到交付碳,交付碳需要注册,有一个监测期才能拿到碳的钱,注册的时候是不是让买家先拿出一部分钱,支持预付款。

  LC可以启动,比如说一部分给技术供货商,还有像兴业银行(601166),我用抵押,买家先别付业主,付碳的时候先付银行,银行看到的时候就放贷款了,这个设计很有意义,提早让业主拿到以信贷为抵押的,把钱拿到,开始启动工程,这个最关键。我们也可以落到项目层面,比如说废物处理,风电厂,太阳能、热泵、能效提高等等,都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市场本身可以吸引中国的投资人以及外国的投资人进来,其实瑞士政府已经停了核电,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很敏锐觉察到,可以投欧洲的能提高项目,那样他的收益有保障。跟瑞士政府签20年的合同,电价补贴很有保证,有实力在中国发展,对方也是一个钢铁企业,中国也是一个钢铁企业,无形中打通了技术平台的交流,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金融,怎么让各个机构觉得风险可控而且有利可图,这个事就有可做。

  第三,创新低碳金融产品,进入高级阶段。

  我们看一看第三个问题,我们国家银行业参与低碳经济的现状、问题还有前景。怎么看?我们国家银行到底处在哪个阶段,我们国家银行总体处在第一个阶段过了一定时期,接近第二个阶段,但是又有区别,第一个阶段咱们做的也不是非常全面,但是第二个、第三个阶段里面相关的方面,我们也都做了一些。在第一个方面,比如几大银行都采取了环保的一票否决制,兴业银行加入赤道规则,中信银行(601998)碳资产管理部,当然也包括整个其他的内容,在这里包括李处长也专门提到了其他银行CDM融资,我们中国银行(601988)业在CDM融资发挥了作用,都在理财方面引入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这总体上处于接近第二个阶段,但是也有少量的领域在第二、第三阶段里面都有了,这就是中国的整体情况。

  第二个角度,我国银行业参与过程中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缺。第一个就是缺人才,总体上来看,这个对中国银行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我们在这块儿缺人才。第二个领域,我们缺技术,我们希望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包括国际组织,能够给中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先进技术,帮助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赶上去。第三个方面缺少动力,缺少内在的动力,因为这个不是约束性的,都是自己主动性的,动力不足。第四,政策监管还不到位。由于这个是新兴的,各项政策还没有完全的制定出来。

  第三个角度,中国银行业参与低碳经济前景广阔。前景广阔的话,第一个提案就是领导重视,那么就是说,我们李克强副总理专门再一次会上专门讲话中特别指出,通过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现实和长远需要,而且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这就是领导重视。第二就是说,纳入到国家规划,十二五规划里面,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制度,建立碳排放市场。一个是领导重视,一个是纳入到中国的最高等级国家规划。

#p#分页标题#e#

  第三个方面,我们国家的银行参与低碳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这个方面的矛盾,这个矛盾确实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展问题比较大,我必须把这两个问题这一对矛盾妥善解决,这样的话我才能做,第二个问题,到底从哪个行业开始,刚才有专家特别提到,是电力呢,还是航空呢,还是钢铁呢,是从哪个行业,还是从哪个地区,实际上中国的若干个地区都争相成为试点区。比如重庆、广东,其他地区也都争相试点,中国在这方面努力还是巨大的。第三个方面,与其他体系的衔接,我刚才也提到,中国的体系特别要注重给谁呢?跟欧洲有关体系的衔接,如果不处理好与国际最顶尖体系的衔接会有问题,这个体系光我们自己承认,我转不起来,我只有把我的体系与国际体系有机融合才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发展一个要跟国际体系接轨,在国内解决落地,在国际上解决接轨,得把这两个事儿解决清楚。

  这样我们就开始说了,我国银行业参与低碳的前景到底该怎么发挥作用,第一个方面,就要求我们发挥融资共,激励企业参与交易市场,那么就是说,能通过这个引导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低碳经济里面去。第二个就是说,发挥创新功能,创新低碳金融产品,是把这个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把这个理念放进来。第三个方面,发挥中介功能,帮助企业发现交易对手,我们作为节能机构,发挥中介功能,在这里面,我觉得总体上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层次,有两个方面具有约束力,一个方面是市场,将来比如说每个人买东西的时候,或者是用产品的时候,都有一个低碳理念,这样就会让生产者都会引导到,你要是买这个产品,如果没有这个标识的,如果没有低碳表示的产品大家都不买,这样市场都会去引导。

  第二个,非常深的一个层次概念,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监管机构,在把低碳的概念引入到制定规则,制定标准中去,在设计产品还有交易中间,都把低碳经济给放到里面,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金融业与低碳经济密切的关系。在这里我的结论有这么两点,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起来,然后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大气环境,为了保护家园,保护地球,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18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