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协会要闻 > 正文内容
共建城市和园区低碳新体系|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国珍: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降碳机制创新谱写长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协会要闻
IGEA
2024-09-24
2133 浏览


9月14日上午,作为本届服贸会主题论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的一体化组成部分,论坛由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主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落基山研究所、首都会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支持。

论坛汇聚了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驻华使节,与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北、湖南、山西、广东6省市的地方政府领导以及联合国系统与相关国际机构及中外各界专家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合力共建城市和园区绿色低碳经济新体系”为主题,分享交流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方案。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壮大“双碳”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国珍受邀出席会议并重点介绍了长治市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降碳机制创新、数字化发展方面的产业实践与成果。

图片

undefined


长治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

保护协同新篇章

黄国珍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山西长治位于晋东南,距离北京600公里,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人口318万。长治市的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1269亿元,提升到2023年的2806亿元,增长1.2倍,PM2.5平均浓度由每立方米69微克下降至36微克,实现了“经济翻一翻,污染降一半”的效果。
绿色转型加速,人民的幸福指数攀升。接下来重点和大家分享长治市在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一、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806亿元的GDP,其中煤炭、焦炭、冶炼、发电四大传统产业占比超过45%。其中长治市每年的原煤产量达到1.7亿吨,在全国地市排名第5。近年来,在煤炭开采方面,长治市持续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和智能化建设,推动22座煤矿绿色开采,建成智能化矿井17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15处,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在煤炭的运输方面,大力推动公转铁多试联运,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宗货物铁路运输的比重超过40%;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电绿色低碳发展,建成投产2个超超临界煤电项目,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1406万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2.5%;在煤炭的固废处理方面,采用煤炭干湿分选、煤矸石烧结陶粒等技术,对煤炭固废技术综合利用,全市每年生产煤炭固废约3960万吨,利用量达到25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63%,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与此同时,与煤炭相关的产业中,焦炭产能2283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4%以上,粗钢产能985万吨,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长治市经济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二、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长治市是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长治市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发展。比如半导体光电产业,长治市已经形成了集衬底、外延、芯片、封装、照明、消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细分为深紫外、照明显示屏、远程荧光等三大板块。
其中深紫外板块,长治市拥有从深紫外LED生产设备,外延工艺到芯片、封装的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全球首条量产深紫外LED生产线,生产出消毒机、消毒棒、功能家电、杀菌机器人等使用场景众多的系列产品。紫外LED无创光疗技术,已经基本完成临床试验,在改善人体的维生素D缺乏症,防治骨质疏松方面作用明显。
在照明显示板块,长治市集聚了20多家大型企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LED封装和显示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长治市拥有国家级光电检测中心,突破超小间距高清LED显示技术,最小间距降至0.6毫米,COB封装显示项目实现了模化量产。
在远程荧光板块,主要有新型印刷电路LED玻璃灯芯,新工艺LED白光芯片封装,以及光电LED灯珠支架载带、盖带、注塑外壳等企业和产品,实现了链式集群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使封装过程进一步简化,生产过程的污染进一步下降。
三,大力发展数字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长治市坚持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长治市建设了信创产业园,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信创产业链。建设智能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资金支持,对全市4个制造业行业的300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
四,依托经常对口合作平台,以新机制为长治注入新动能。
2021年,北京与长治对口合作,为老区的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长治市抢抓机遇,成立经常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邀请集聚北京2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长治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开展技术攻关,落地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了“北京研发,长治落地,长治课题,经常共达”的合作机制。联合开展“双联双引”工作,落地了中关村信息谷、北大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太行山中药材创新、北京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平台,建设了18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展科技成果交流180多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1亿元,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长治市积极推进城乡建设,消费模式等领域绿色转型。长治市的环城国道自由流收费试点是我国首条在开放公路上实现数字化计费收费的公路,一举破解环境污染、金融风险和公路投融资体系等难题。
长治市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长治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2021-2023年,全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4%,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序时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低碳是我们共同的机遇和挑战,长治市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在老工业城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革命老区推进科技创新资源性城市,促进降碳机制创新上走在前、做示范,谱写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新篇章。


8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C座F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阳区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 京ICP备16051411号
扫描二维码